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我最愛的電影台詞(三)

聊完華語片,接著來聊外語片的經典台詞。

還是必須重申一下,本人看的電影有限,喜不喜歡也是很主觀的事情(所以我標題才用最喜歡而非最佳),若有喜歡的台詞沒被選入是很正常的,不過也歡迎留言分享。

1.     <<First Blood第一滴血>>

Nothing is over! Nothing! You just don't turn it off! It wasn't my war! You asked me, I didn't ask you! And I did what I had to do to win! But somebody wouldn't let us win! And I come back to the world and I see all those maggots at the airport, protesting me, spitting. Calling me baby killer and all kinds of vile crap! Who are they to protest me, huh? Who are they? Unless they've been me and been there and know what the hell they're yelling about!
Back there I could fly a gunship, I could drive a tank, I was in charge of million dollar equipment, back here I can't even hold a job *parking cars*!

並沒有結束!這不像關開關那麼容易,越戰不是我的。是你要求我參戰不是我要求你。我採取必要手段讓我打勝,但卻有人不讓我們打勝。我回國,在機場遭遇憤怒群眾,指責我是殺嬰孩的兇手等等胡說。他們算什麼?竟來抗議我!除非他們曾是我,去過越南,知道他們罵的是什麼!
在越南我可以駕炮艇、開坦克車。我負責上百萬美元的裝備。在這裡我連停車的工作都找不到!


第一滴血遠遠不是一部動作片這麼簡單,而是一部濃厚的反戰思維電影。戰爭這回事不僅是肉體上的損傷,更多時候是精神上的創傷,近年的<<美國狙擊手>>就是探討這類心理創傷的主題電影。
當時越戰後的氛圍對於軍人極不友善,認為他們是戰敗者社會的亂源,這點從片頭警官不斷找藍波的麻煩就可以得知一二。在被警局刑虐後回憶到過往經歷而忍無可忍的藍波終於爆發,打傷多名員警逃到森林裡。這裡必須要提一下這場叢林戰,藍波完全展現他的訓練精良及他為何可以從同是叢林為主的越南戰地多次生還,他充分利用地形的資源來做為武器陷阱、甚至是偽裝,真的是山中我為王」。 
最後藍波一人殺進小鎮造成大量破壞,他的老長官勸他收手,這時候藍波的內心崩潰了,可能連他自己也不了解他做的這一切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是單純的想保護自己,他一吐心中的委屈,的確,對他而言平民生活毫無意義,國家不能把他訓練成精良的殺人機器後突然有天又要你像開關一樣關掉。最諷刺的或許是那句從他老長官口中說出口的:藍波,獲得過國會勳章,從敵後戰場無數次生還,卻要因為流浪罪而死。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片尾最後放的Dan HillIt’s a long road更是貫穿著這個大時代中無數個像藍波一樣的軍人的心境,推薦大家可以聽看看。



2.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星際大戰五:帝國大反擊>>

I am your father.




帝國大反擊是我心目中最棒的星戰電影,尤其是後段路克為了拯救朋友獨自面對達斯維達時,那場光劍對決在黑暗中進行,與一藍一紅的光劍行成強烈的對比張力,堪稱經典除此之外,光劍從來都不只是簡單的打鬥,更是使用者之間的一場意念之戰,這場對決間意念的試探與衝突,情緒簡直滿到破錶。

其實在電影上映初期並沒有設定達斯維達是路克天行者的父親,不過也還好盧卡斯最後選擇了這個設定,才有這句電影史上最暴雷的經典台詞。

另外星際大戰也有許多其他經典台詞,像是: 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這句根本就是星戰世界的God bless you.另外當絕地大師尤達要求路克運用原力時,路克說他會試看看,這時尤達馬上說:做,或不做。沒有試的空間(Do or do not .There’s no try.) 不過我想女性觀眾最喜歡的應該是當莉亞對韓索羅說I love you時,韓索羅不是回答說:I love you, too.而是說:I know.這根本撩妹指數突破天際.


3.     <<Brave Heart 英雄本色>>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戰鬥,你可能會死;逃跑,至少能茍且偷生,年復一年,直到壽終正寢。你們願不願意用這麽多茍活的日子去換一個機會,僅有的一個機會!那就是回到戰場,告訴敵人,他們也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是,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



梅爾吉勃遜自導自演的英雄本色描述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勒士(William Wallace)對抗英格蘭統治爭取獨立的故事。

自由是整部片的中心主旨,梅爾吉勃遜非常擅長戰爭題材,並且將一個單純的概念講得很深刻,有的時候好電影不需要太燒腦或埋太多伏筆跟用大量隱喻,只要一個故事一個概念說得好足以感動人心就夠了。這場戲堪稱是戰爭片中最好的演說,說是整部片最重要的一場戲也不為過,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的時候就內心震撼不已。另外一定要提一下這部的女主角蘇菲瑪索,簡直美得讓人驚呆。


4.     <<Psycho驚魂記>>

A boy’s best friend is his mother.
「一個男孩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母親」

驚魂記是驚悚大師希區考克最為人熟知的電影,應該也是女主角最快領便當的電影。女主角瑪麗安偷了老闆的錢後換了一輛車來到一間旅店,結果店裡面的小夥子諾曼貝茲是一個有戀母情結的多重人格患者。他在女主角洗澡時用刀殺了她,這邊要特別說一下兇殺這場戲,一共140秒,希區考克用了44個鏡頭,快速的剪接卻毫不凌亂,不愧是大師手筆。

諾曼貝茲這個多重人格患者的設計在當時算驚世駭俗,諾曼就是母親,母親就是諾曼,因為這個角色太成功,被AFI選為影史經典反派第二名。

我特別喜歡這部片的配樂,尖銳的弦樂器成功營造了恐怖的感覺。另外,這部電影拍攝時已經有了彩色電影的技術,但導演仍選擇用黑白效果呈現,可能是這對當時的觀眾來說太驚悚了!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也許以後有機會可以單獨寫一篇關於驚魂記的心得。



5.     <<Godfather教父>>

“Michael Francis Rizzi, do you renounce Satan?” “I do renounce him.”
“And all his works?” “ I do renounce.”
“And all his pomps?” “I do renounce”

神父:「麥可柯里昂,你願意棄絕撒旦嗎?」
麥可:「我棄絕。」
神父:「及他的一切作為嗎?」
麥可:「我棄絕。」
神父:「包括他所有的虛偽?」
麥可:「我棄絕。」



教父仍然是我目前看過最棒的電影,大師級的拍攝手法一流的攝影一流的演員一流的配樂一流的故事。雖然大家可能會覺得另外那句:「我會提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更經典,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段教堂受洗的片段。初出茅廬的麥可成為新一任的教父,他的第一步就是要除掉紐約其他家族的勢力,更進一步要除掉家族中背叛的成員,所以他一邊答應成為他姊姊小孩的教父;一邊派出殺手去除掉其他家族的老大。這段蒙太奇剪接可以直接列入電影教科書裡面了,每當麥可說了一句我棄絕(撒旦)畫面馬上剪接到黑幫兇殺,與正在執行的神聖宗教儀式形成強烈的對比。

教父一二集不僅是電影中的完美傑作,更為黑幫片樹立了一個完美的典範,套一句孔尚任<<桃花扇>>的名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之後幾乎所有的黑幫片都跳不出教父所設立的框架。

教父中所有的對白所有的鏡頭都是有意義的,隱藏著海量的資訊,所以光看完一二集大概就要7小時,但我相信為了影史最佳電影之一絕對是值得的,有人說看完教父,男人會更能知道怎樣當一個男人,女人會更了解男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