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我最愛的電影台詞(四)

6. <<Wall Street華爾街>>

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
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但貪婪是好的。


這部電影相信絕對是華爾街的噩夢,他根深蒂固了普羅大眾對於金融遊戲的印象貪婪。其實這段話是有所本的,他參考了美國股市大亨伊萬.布斯基在一場演講中所說: 「附帶一提,我希望你們知道,貪婪沒有錯。我認為貪婪是健康的。你可以一方面是貪婪的人,同時自我感覺完全良好無缺。」
人類的需求很少,慾望卻很多,但也正是這種欲望驅使著人類要更佳進步。貪婪其實不一定指的是金錢,對於知識的貪婪對於愛的渴望對於科技進步的追求,都是貪婪的一種表現。如果你極度渴望著什麼,你便會不顧一切代價的想辦法去得到,換句話說不就是所謂的美國夢嗎?
價值觀不是我寫經典台詞的主要目的,那就來聊一下這部電影的趣聞好了。
麥可道格拉斯在演出這段一長串的經典演說前,他努力練習如何調整他的呼吸,原因是他是個徹底的老菸槍,一天兩包菸,連續長串的台詞幾乎讓他喘不過氣。另外,麥克道格拉斯在演出時參考了他的好朋友現在NBA熱火隊的總裁Pat Riley—的形象,嗯不得不說非常有參考價值,我們要感謝熱火的油頭,不然這個經典角色肯定沒有這麼立體。



7. << Brokeback Mountain斷背山>>

I wish I know how to quit you.
「但願我知道該如何戒掉你」

電影描述美國一個鄉下小鎮兩個男人之間的情愛與性的複雜關係。李安真的很擅長製造文化上的衝突,美國電影史上不乏西部片也不乏同志片,但會把發生在西部的同志議題擺在一起只有李安會這麼做。
電影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人性的細膩與轉折,李安就是捕捉刻劃人性衝突轉折的大師,也因為他讓觀眾了解並感受到兩個男人之間的情與愛,並因為心痛而縮著像受傷的動物一樣,才讓這句台詞這麼有力道。


8. <<La vita è bella美麗人生>>

Buon giorno, Principessa!
「早安,我的公主!」

199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羅伯特貝里尼(Roberto Benigni)自編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
電影前半段是美麗浪漫的愛情片,當奎多每次見到女主角多拉時都會用這句當開場白,哪個女人不希望當一個男人眼中的公主呢?導演所設計的橋段不顯俗套反而很有創意,甚至是遇到環境狀況不如意的時候都能變成他的助力,最後的告白更是露骨,「我想跟你做愛,做足一生一世。」 又完全不會讓人噁心,反而覺得很真摯。
原本以為抱得美人歸,有個美妙幸福的家庭,這時候電影畫面色彩一轉,從上半段的彩色變成下半段的冷暗單調,後面就是在集中營的悲慘日子了。面對悲慘艱苦的集中營人生,但是一邊又要騙兒子說這是個遊戲,獎品是一台坦克。最後的結局非常棒,不灑狗血卻讓人熱淚盈眶,推薦大家可以看看。

9. <<Terminator 2:Judgement Day 魔鬼終結者2>>

Hasta la vista ,baby
「再會了,寶貝!」

電影世界之王詹姆斯柯麥隆在1994年帶來了魔鬼終結者續集,這次阿諾飾演的終結者T-800不再追殺人類而是保護人類未來反抗軍首領約翰康納,而反派則是天網更新型液體金屬機器人T-1000,精彩度更勝前作。

相比第一集營造的絕望感,第二集更讓我喜歡的是青少年時的約翰跟終結者之間的互動,很明顯的,終結者代替了他成長過程中缺少的父親角色。約翰把終結者當成他的父親他的朋友,教他許多一般人會說的很酷的語言,這句西班牙文的再見就是其中之一。終結者也對人類情感好奇,他不理解人為何要笑,為何要哭?直到最後要與約翰訣別時他終於能了解人類的情感。

詹姆斯柯麥隆是非常非常厲害的大導演,他的電影總為我們帶神奇的視覺奇觀但又不會只是單純賣弄特效,相反地,他的劇情非常緊湊飽滿,另外他的動作片往往在最後的1/3有所謂的雙高潮橋段,你以為結束了嗎?沒有,他再帶給你一段更震撼的結尾。他不用令人眼花撩亂的剪接技巧,但每個分鏡清楚明白,絲毫不讓人覺得混亂,不愧是偉大的詹導。魔鬼終結者系列在我心目中只有前兩集,後面的都只是狗尾續貂的同人糞作。



10.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刺激1995>>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 alized.

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這就是體制化。




最後要來說一下這部神片刺激1995。這部可以說是導演法蘭克戴倫邦特(Frank Darabont)初試啼聲之作,雖然叫好並不叫座,畢竟這部片沒有女主角(如果海報上的女郎不算的話)又是監獄電影,當時觀眾並沒有多大興趣,但是隨著家庭錄影帶盛行,這部片的評價不斷升高,最終爬到了imdb電影評價no.1的地位。

這部片探討了許多主題,自我救贖希望、宗教、社會體制化,每個主旨都環環相扣,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段關於監獄這個機器如何讓人體制化的這段。電影中有位年事已高的老布面對出獄非常恐慌,畢竟在獄中這麼多年他的地位已很崇高,可是出獄後卻什麼都不是,沒有親人,沒有金錢,沒有家,還得面臨社會大眾異樣眼光以及時代變遷的新事物,老布接受不了自殺了。這就是體制化可怕的地方,一開始你恨他,慢慢的你接受他,最後你離不開他。

另外我最喜歡的一幕是安迪逃獄的片段。安迪在雷雨交加之夜配合雷聲打破下水管通道,在充滿屎糞的管路中爬了500碼,當他爬出了監獄在大雨淋漓的畫面中脫去了上衣,掙脫束縛,這些雨水象徵著自由,也象徵著重生。也就是電影海報中的意象。


這是一部幾乎完美的電影,不同的人生時段觀看都能有不同的體驗,這也正是經典老電影的魅力,歷久彌新,每次都能有不同的人生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